西畴县深入推进乡(镇)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
为切实解决基层执法工作的“堵点痛点”问题,充分发挥各类执法队伍在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中的积极作用,西畴县积极探索“五个一”模式,深入推进乡(镇)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,不断提升乡(镇)综合执法水平。
一、建强一支队伍,重塑执法组织架构。结合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要求,在9个乡(镇)综合执法队的基础上,坚持党建引领,同步组建综合执法队党支部,明晰工作职责,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组织架构。推动党务与政务双驱动,业务与服务双融合,确保执法方向不走偏、工作不懈怠。以联动机制将各乡(镇)综合执法队及公安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市场监督管理所、自然资源所、城市管理大队执法中队所有人员力量整合,整合形成不少于25人的“大综合”执法队伍,以增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次数、强化行政执法培训公示通报和专项督查为抓手,督促乡(镇)全力提高执法人员持证率,推动基层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2023年上半年9个乡(镇)持证人员由242人增加到333人。
二、完善一份手册,提升执法履职效能。结合乡(镇)权责清单和赋权事项调整,统筹推进行政执法流程图、法律文书样板梳理规范,组织乡(镇)重新编制执法手册,督促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手册有关规定开展执法工作,进一步推动执法规范化、标准化。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案件自检自查,重点围绕执法手册中确定的执法主体、事实证据、法律适用、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制作等进行检查,对检查找出问题及时督促整改,以整改倒逼执法质量提升。
三、优化一张网格,推动执法关口前移。探索“队网合一”管理新模式,将联合执法队员融入网格,配齐配强网格员2293名,实行“执法队员分片巡+网格员包干巡”,构建全覆盖、立体的执法网格管理体系。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摸排触角、信息帮手职能和乡(镇)“大综合”执法队伍综合执法、协同处置职能,建立健全发现收集、及时上报、迅速反应、快速处置“四步走”机制,拧紧以网格员队伍为基础、执法队伍为重点、联动处置为核心的“网格+执法”一体化联动责任链条,进一步激发乡(镇)综合执法的最大效能,变“被动执法”为“主动预防”,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。
四、建好一个平台,创新执法管理模式。依托乡(镇)综治中心和西畴县“接诉即办”平台搭建乡(镇)综合执法调度指挥中心(平台),着力构建执法智能监管体系。探索建立执法信息“收集汇总、流转交办、反馈督办”的网上闭环流转机制,逐步健全完善指挥中心(平台)受理登记、分类研判、执法调度或案件转办、跟踪督办、办结登记等工作制度,切实增强统筹指挥调度能力,做到群众反馈执法事项快速高效解决。目前,共受理群众诉求189件,办结182件,办结率96.3%。
五、健全一套机制,规范执法运行体系。建立“乡(镇)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由乡(镇)综合执法调度指挥中心对辖区内执法案件进行分类,属乡(镇)联合执法队权限内问题的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执法工作,权限外问题及时向县级有关部门“吹哨”转办,有关部门对转办事项存在异议或涉及多个部门的,由乡(镇)上报县政府办指定牵头和配合部门协调解决。建立协调配合机制,明确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与乡(镇)在信息共享、执法协助、业务培训、技术支持、举报受理、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协作配合责任。建立监督及责任追究机制,强化对“乡(镇)吹哨,部门不报到”或乡(镇)“空吹哨、乱吹哨”等行为的责任追究。
审核:马开宪 采编:蒙义貌、张飞蝶